Monday, January 4, 2010

香港的廣東話

作者: 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廣東省(廣州 潮州 客家)移民的八卦
時間: Mon Jan 4 13:32:53 2010

※ 引述《chenweichih (走路常跌倒)》之銘言:
: : 廣州 潮州 客家
: : 為什麼廣州 潮州都是移居香港
: : 但是客家族群則是選擇移居台灣?
: 客家人不是都選擇移居台灣
: 香港在早期英統前3XX個村裡面就有1XX個客家村
: 所以香港話跟廣東話是有許多不同的
: 香港話有些音被客家話拉走
: 所以正確說來....現在的香港話是以前粵客混音
: 在到近期的懶音的產生所留下的語言
: 而我有HK朋友他家本來在赤柱就是住了上百年的那種
: 他自稱他婆婆是"原住民"
: 這應該是非常正統的香港人(那三百多個村莊的人)
: PS HK這種人其實不算多

補充一些.

其實在五十年代的香港, 語言並不像今天一般統一, 當時香港
的人口以倍數增長, 來源南北都有. 所以語言也是南北皆有,
客家話, 上海話, 潮汕話都有一定的地位, 況且也有來自天津
, 北平一帶的人, 那時香港是多語言的.

在地理上新界原本是客家人的區域, 不過也不是只住了客家人
, 因為當地也有蜑家人, 我之前考察過的例如荃灣的海壩村,
三棟屋, 西貢的鹽田仔, 都是有名的客家村. 而且在建築上和
梅縣的客家人十分的相似.

廣府語的興起是義務教育推行之後導致的, 香港政府雖然並沒
有所謂的「國語」政策, 但香港政府的作風一向都是「做而不
說」, 六十年代開始的義務教育, 香港政府的內定國語就是「
廣府語」.

這個政策的原因是六七暴動, 因為暴動的發生, 使英國調整了
對香港的政策, 原本英國人把香港視為自由港, 對於移民來者
不拒之餘, 同時也認為那些難民只是暫住者, 應該會在情況安
定之下, 回去他們的故鄉. 所以對於這城市沒有長遠的規劃,
特別是文化上採取的不干涉的放任主義. 幾無文化政策.

這當然也源自中共征服香港這個可能性. 經營的看法也只是見
一步走一步.

直至文化大革命使這情況產生本質上的變化, 首先文化大革命
的出現使很多人由原本打算短期居留變成不能或不想再回去,
第二是文化大革命又促使了新一波的難民潮. 文化大革命伴隨
的六七暴動, 使香港這個毫無團結性甚至互相各自為政的難民
產生警號.

周恩來方面發言要暴動結束而結束, 同時也有了香港在短期裡
不會被解放的默契, 而變成了不願接受文革的人的避難所, 明
顯地, 情況導致了落到香港的人已經不能算是過客, 而是定居
者. 這樣就不再能把香港當成一個「大難民營」去管理, 而要
當成一個要長遠發展的社會去管理.

香港政府從那個時候開始, 政策有大幅度的改變, 大規模的建
設公共房屋, 長久將居民安置下來. 推行普及教育, 不僅是提
升人口質素, 更重要的是進行「身份建構」的工作, 也就是產
生一種「新的人種」, 具有比以前強大的向心力, 統一的自我
認同, 歸屬感, 相同的文化和思想特質. 並在當時大力推展工
業化, 強化和東南亞與日本的貿易網, 建設海水化淡廠, 減少
對於中國大陸經濟和轉口的依賴, 這些全都是把香港從自由港
轉成一個長遠經營的地方.

廣府話就是被選中成為其實際的國語, 也是在當時開始, 把廣
府話稱為「廣東話」, 自然廣東不只有廣府話, 把廣府話稱為
廣東話就有著安定廣府人作為香港社會文化上的中堅力量的作
用, 簡單來說, 就是把廣府人當成香港的主流民族, 並將所有
難民的後代都同化, 作為協助英國統治的力量.

在當時還有在香港的電影中, 規定加入中英文字幕的政策, 還
有把中文定為官方語言 (但這個叫「中文」的官方語言, 實際
上就是粵語, 而不是普通話或中華民國的國語) , 這些都是塑
造廣府話成為香港的正式國語的措施. 提供一個良好的文化環
境, 也是香港粵語片當時興起的原因.

至於客家話的沒落, 也有政策的背景原因, 那就是英國人給予
香港的原居民優厚的條件讓他們離開香港, 移民英國, 在當時
當香港的原居民移民英國是很容易的事情, 這些對英國的移民
, 有時可以是一整條村大部份人都離開, 當然他們還保留在香
港的物業和土地, 但文化影響就離開了. 這巧妙地掃除了英國
人在香港建立一個廣府文化的障礙.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走了, 所以香港的廣東話, 其實是以廣府
話為骨幹, 混合潮汕, 客家, 以及各外省的話混合而成的其中
一種廣府方言, 其中受各種語言的影響都有, 例如我之前用「
伯娘」的稱呼便是影響之一.

而在這世代成長之後, 所有外省語言和客家話, 都因此而沒落
, 新世代的香港人都使用粵語, 然而, 香港的粵語文化建立其
實也是另一種文化殖民, 而不是一種文化保護. 在殖民地政策
來說, 這是十分罕見的, 因為英國根本就是用民族主義和民族
建構的方式, 去建立「說粵語的香港人」.

這種提倡本土意識的做法在殖民統治中其實是有害的, 因為這
很可能會引致最終的殖民地獨立運動, 但香港的情況很特殊,
因為香港長期面臨的壓力都是受大陸吞拼. 而香港的人口組成
都是難民居多, 結果為了自保, 這運動反而沒有形成香港對英
國的離心力, 而變成香港社會安定下來和經濟發展的基石. 將
一群無根的難民改造成根植香港的「市民」.

但為何不把客家話當成國語? 而使用廣府話? 這是因為能夠做
到這點, 本身就和之前廣東的本土力量強大有關係, 早在清末
開始, 廣東的本土文化的力量就不斷的增強, 直至民初時期產
生了粵系軍閥為一個頂峰. 在當時的粵語文章寫作已很繁榮,
而且現在你們看到的粵語字也是在當時開發並大量使用, 也就
是說, 其實香港政府是借用了過往廣東文化已積存的資本而已
, 英國相中的是廣府語的海外勢力, 經濟力量, 文化力量.

在之前聽教授說過曾到過臺灣參加臺語文字的會議, 被問及為
何粵語的粵語文字這麼發達, 臺語文字的推行卻不容易萌芽這
點時, 其原因就是這歷史和人才的積累差別.

另一方面, 廣府雖說佔領了香港, 但潮汕人在新加坡, 泰國等
地也有一片天下. 況且閩南語和潮汕語有近親的關係, 閩南語
的生存也能同時強化潮汕語的力量.

廣東話的強勢背後是有香港政府在背書, 才超越了華南地區的
其他語言------香港是以政府資源去推廣粵語, 更建立了粵語
字庫等, 都是借用粵語文化的軀殼作為資源, 而客家文化則沒
有粵語文化這麼幸運, 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政府甚至國家.

沒有傳媒, 教育上的全面支援, 客家文化的發展只能靠民間資
源, 這是一種非戰之罪. 客家文化不存, 則客家人其實也會被
同化, 自然地血統是保留不了文化的.

所以其實「廣東話」是指這個混合了多種外語的粵語, 反而正
宗廣州的是「廣府話」, 而雖然廣東話的名聲較大, 事實倒是
廣東話乃廣府話的方言.

--

基於飲水思源的理念, 還是該打的廣告,
hkday.net --- 碩果僅存還願意和其他地區轉信的香港 BB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6.167.39
apa9394:du nei go hai 01/04 13:33
jock78:外省人都不會說台語.聽也聽不懂~ 01/04 13:39
cttw19:推C大 01/04 13:40
dororofei:du nei go hai是對女生用的 01/04 13:41
yongqing:澳門和香港語言為何會相通? 01/04 13:49
l42857:這篇推的人也太少了吧 01/04 14:02
x31216:推~ 01/04 14:04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